编者按: 道路通,百业兴。以“四好农村路”为代表的农村公路,纵横交织、四通八达,连接万里河山,为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客流物流,带动乡村整体面貌发生巨变,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致富路、幸福路、振兴路。央广网特别推出《乡路上,感受脉动中国》系列报道,沿着“四好农村路”,访村落、进田园、看产业,探寻乡土文脉,纵观发展变迁,与您一起感受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。
央广网重庆3月31日消息 黛瓦木楼的民宿飘出腊肉香气,碧溪草甸的牛群悠然嚼着“春色”,笑声与鸟鸣声在山间回荡……在重庆市彭水县润溪乡樱桃井村,一条条公路蜿蜒穿梭在彩林之中。近年来,彭水全力推进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,这个曾因群山阻隔的村庄,如今借“通村公路”叩开了“世外桃源”的大门,发展起了乡村旅游,串起村民的致富路。

“农村公路建好后,村里最大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主导产业和百姓出行两方面。过去村子交通闭塞,老百姓大都以传统种植业为主。现在村子发展起了旅游业,不少村民通过开设农家乐、民宿等增加收入,真正端上了‘生态碗’,吃上了‘旅游饭’。”樱桃井村党支部书记王海霞告诉记者,交通改善后,村里已吸引不少年轻人返乡就业创业,目前已有5名大学生到村里工作。

樱桃井村海拔1300多米,发展乡村旅游有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,除交通、海拔、气候条件和已建成的旅游观光、休闲纳凉去处之外,境内有秀美的黄地峡峡谷风光、巍峨挺拔的杉梁山、纵览新城的牛岩峰、盈隆县衙历史遗址等优势资源。
“现在生活好了,家门口就是公路。以前去县城要2个多小时,现在30分钟就到了,土农产品完全不愁销路。”樱桃井村风情小镇农家乐老板肖才银满脸笑容,“夏天来村里避暑玩耍的游客最多,在旺季生意好的时候一天收入能上万元。”
像肖才银一样吃上“旅游饭”的村民不在少数,游客增多带动了“后备箱经济”。近年来,在实施乡村旅游发展中,樱桃井村依托摩围山景区,打造黄帝峡、寻梦山谷、风情小镇等为主要接待点,实现了村域旅游观光、休闲纳凉、采摘体验的生态产业全覆盖,村内民宿、农家乐旅游食宿于一体的配套服务,广受游客喜爱。
摩围山游客刘剧坐在草坪上弹着吉他,“大家都称这里为‘森林氧吧’,气候和环境都不错,开车上来吃住玩也非常方便。我是做音乐这个行业的,这里的氛围能带给我很多创作灵感。”

除了旅游业,中药材种植也是樱桃井村的主导产业之一。“公路修好后,中药材产业也发展起来,吸引了龙头企业租赁土地发展产业,村民就地就业并能入股分红,收入显著增加。”王海霞说,“世外桃源”也有“现代密码”,目前村里正在种植布福娜,借助互联网感知技术发展智慧农业,实时监测土壤湿度、光照,已建成初加工厂,还发展了蜜饯产业链。
一条路,激活了山水经济。“走出去”的是特色农产品,“引进来”的是丰富旅游资源。通往润溪乡的农村路升级改造后,不仅带来了美景,还带来了人流量。如今,樱桃井村已获得了中国传统保护村落、全国森林乡村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美誉。
截至目前,彭水县“四好农村路”总里程达到4782公里,彻底改变了群众肩挑背驮、爬坡上坎的历史,农村面貌大为改观。这些四通八达的乡村公路,就像“经济动脉”,不仅连通山里山外,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。
监制:陶玉德
统筹:肖庆华 李红笛
记者:白刁尹 孙卓然(实习)
视频:向兆瑞 康力弋(实习)
鸣谢:彭水县委宣传部